教會使用終身學習成為傳福音的策略,必須先了解「社區」的定義。由於學者們對社區的定義相當廣泛,筆者綜合各方論述取其符合台灣地區特性的社區定義。

一、根據學者們對社區的定義研究,可歸納出四大類:

1. 地理、交通、空間等等有形的概念:台灣行政區分鄉鎮、市鎮、里鄰、甚至村等不同單位,學校分學區,治安分管區,可見我們就居住地理距離上自然會有所區隔,雖然看不見一個實際的界線,但心中有一個自訂的界線。各區又有里民活動中心,健康中心。無論人口多少,大家會以此為你的社區,看看地圖上教會所在位置與時常活動範圍內就是你的社區。

2. 日常生活圈:平日購買生活必需品、購買菜蔬食物最遠距離內的區域均可設定為你的社區,在這個區域內你常常會見到某些原本不認識的人,久而久之就孰悉了,甚至偶爾會噓寒問暖,這種人與人的關係是社區的重要特徵,也是社區教會最重要的關係網,透過信徒與社區人的互動,透過教會對社區人的關懷,讓社區認識教會存在對大家的助益。

3. 共同文化、族群或宗教的關係網:了解社區必須先了解這個社區的文化族群,例如客家族群,閩南族群,外省族群還是原住民族群,認識各族群的文化特色。社區中有多少宮廟和教堂,他們歷史與活動頻率。認識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否則容易踩到紅線,造成彼此的隔閡,成為日後福音的攔阻。

4. 學習人口、消費習慣、經濟活動:每個社區有其特性,有些社區以農業為主有些社區以一般商家小生意為主,因此生活型態會影響社區教會與它們接觸的方式,常常我們週日崇拜他們都要工作,農忙時幾乎都在田裡工作,因此不易產生交集,需要更深入了解社區生活消費型態才能實際幫助到社區朋友。

針對以上四點社區特性,進而我們想將教會大門為社區開打開,透過終身學習平台鼓勵居民走進教會,確實是一件需要深思熟慮與長遠規劃的福音策略。社區的特色就是一群關係密切的人,從沒有人群互動到有人群互動,從沒有認同到有強烈的情感意識,透過這層關係,慢慢將人引導至教會,成立各樣符合社區居民需求的課程。

二、社區型教會面面觀

早期社區里鄰大多以社區宮廟前的廣場為大家聚集的場所,無論婚喪喜慶、宗教祭祀都以此為中心,隨著時代的變遷,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在廣場舉行婚喪喜慶已不多見,剩下的幾乎是宮廟活動、繞境祈福,也因而產生不少地方角頭爭取利益的地方,漸漸失去過去單純的活動效益。反而社區教會漸漸可以取而代之,場地更開放、裝潢布置簡潔、冷氣通風完善,便可以成為社區活動的場域。

筆者教會在南萬華成立一間取名為「加蚋客棧」的福音中心就是本著萬華社區特色,讓教會成為社區的一部分,而不是豎立一間與社區格格不入的「禮拜堂」。當然這個觀念不是所有牧者都能接受,有的牧者採取聖俗二元論,意即教會就是「聖殿」的觀念,導致很多社區活動無法在教會大堂或場域內舉行,只因為沒有分別為聖,怕教會將世俗沾染,未信者太多且進出太隨便會破壞了教會的莊嚴性與神聖性。

初代教會沒有禮拜堂,聚會地點只有猶太教的聖殿和弟兄姊妹的家中。我想家應該就是社區活動最好的一個場地。現在很多社區教會其實就是大一點的「家」,其格局、地點與家沒兩樣,但是經過布置後變成基督教的聚會場所,大大的十字架,大大的教會招牌,其結果就是閒人勿進。非基督徒幾乎不敢進來,連經過教會門口都可能盡量避免。

三、社區型教會──社區的好鄰舍

耶穌在地上時很喜歡與人一起參加「筵席」,然而跟他一起吃飯的座上賓不是尊貴的文士或法利賽人,而是去參加社區中連喜酒都預備不足的迦拿婚宴。甚至耶穌常常跟罪人和稅吏一同吃喝,被文士和法利賽人調侃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稱他是罪人和稅吏的朋友(路7:34,15:2),因為那些有錢有勢的人非常忙,沒空參加天國的宴席,不停找理由推辭,最後去邀請那些社會邊緣人赴宴,如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路14:18-20),今天的教會豈不應該成為沒信耶穌的人(罪人)最喜歡來的地方?甚至那些最吵、最沒規矩的小孩子,教會歡迎嗎?有一次,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19:13-14) 。

教會為社區而存在,教會如何動員社區中的弟兄姊妹去得著社區中未得之民,舒樂(Robert H. Schuller)說:「一個增長教會的秘訣是:發現受傷之人同時治療他,並發現需要之人並滿足他。」

本文作者:黃彬(永和禮拜堂長老、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