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重新聚焦 更新成長 》

壹、日期:105年05月18日(禮拜三)上午10時
貳、地點: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 會議室
叁、主席:基金會-陳慧君副執行長
紀錄:校務專員-黃美熒

肆、出席人員:
永和禮拜堂- 林美秀校長
內湖靈糧堂- 勞雪紅校長
台北靈糧堂- 連麗玉校長
中壢浸信會- 涂春香校長

詩歌讚美:藉我賜恩福

伍、主席致詞
益人學苑除了校長、同工還需要有福音志工,還要呼召很多班長在班級的裡面做福音的種子,若不是耶穌的愛臨到我們、感動我們,我們怎麼會懂得要服事 神。馬可福音 10:45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耶穌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我們也是要服事人的僕人。耶穌已為我們死,做我們的贖價了。求 神幫助我們讓我們在益人學苑的服事繼續蒙祂的保守、蒙聖靈的引導。

陸、討論事項

案由一: 2016年春季班分校經營成效分享,提請討論。

《永和禮拜堂- 美秀校長》:

(1) 困難:從創立致福益人學苑到現在時間很久,學員感情也很好,但是福音很難進入,學員視益人學苑為社團,學員私下聯結很深,大多以來交朋友為主要目的, 所以受洗者根基不穩、難被更新。
(2) 目標:清楚異象,開心服事
(3) 策略:
a. 漸漸轉型,不以才藝為主,改以福音為主,開設福音外展課程,課程須收費,學員會更認真的去上課。這學期開了一門品味人生的課程,課程是一層又一層更加深入,帶入信仰,本班學員有19位,教他們怎麼一個人去旅行、怎麼去休閒,發掘人會用很多的忙碌讓自己時間很滿,但大多不知道怎麼探索自己心境的需要,學員心開始柔軟、改變,班上有一位佛教徒,一開始就表明是佛教徒,但有一次他分享自己有一位憂鬱症朋友,不知道要怎麼幫助他,同工跟他分享幫助憂鬱症的朋友秘訣是可以為他禱告,於是給他禱告文、教導他怎麼禱告,還有一位七十歲的弟兄說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太晚進教會。

b. 舉辦郊遊:早上玩團體遊戲,由淺入深,同工和學生穿叉互動,下午各班各自活動。每次都會舉辦不同的活動,見好就收,讓學員意猶未盡還會想來參加。

c. 舉辦同工訓練:老師和同工進入教會培育系統,要關懷同工,讓同工可以被愛所滋潤(益人學苑同工大多為教會主力同工,大多有小組服事,所以較忙碌、難以同時兼顧益人學苑之事工,於是設立服事目標,以達到目標為主)。

d. 下一季打算開設一門課程-歌曲與他們的故事,老師是一位有福音力的老師。

《內湖禮拜堂-勞雪紅校長 》

(1)困難:內湖靈糧堂益人學苑處在剛開起步的階段,剛開始時同工尚不穩定。
(2)策略:
a. 清楚異象、牧者遮蓋:經過許多的努力和及向他校學習,同工現在清楚異象,老師也很努力,之前積極爭取牧師將益人學苑納入教牧的一部分,與牧師多次討論後牧師同意將益人學苑納入教牧,之後牧師會遮蓋益人學苑,讓同工可以被牧養。

b. 設立禱告祭壇:隔週都有禱告會,同工一起為每個學員、老師提名禱告。

c. 開設講座:課程大多都是女生參加,較少男生,
c. 開設講座:課程大多都是女生參加,較少男生,開設講座可以吸引男生進到教會來聽演講,講座只有一次,不像課程那樣須參加這麼多次,拉力比較大。

d. 舉辦暑假福音郊遊,春季班延續至秋季班-不開設新的班級,延續之前的班級,繼續開課,同工可以被培訓出來。

e. 場地充足: 遷堂前,教室並沒有都在一個平面的空間,所以上課需要的工具都要搬來搬去,遷堂後,新堂的教室互相可以看見,現在教會資源可以更有次序、資源也可以互相連結。

《中壢浸信會-涂春香校長》

(1)困難:91、92年人最多,約有500多人,後因社區大學開課,現大約有200多人,學員大多是客家人,有學員之前去參加社區大學,後來因為覺得教會的人都很好、很有愛,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於是還是回來益人學苑上課,一般社區課程和教會社區課程區別在愛,他們喜歡教會社區課程,但很難傳福音給他們,被傳統信仰綑綁很深。

(2)策略:
a. 課程:以其他的方式帶入福音、柔軟人的心,英文班、國畫班在教材中放入聖經的話 來傳福音,教會還有開設旺得福、今年春季班開設「生活醫學與信仰人生講座」由戴牧師教課, 已有兩位學員預備受洗。)

b. 舉辦郊遊、聯誼性質的活動

《 台北靈糧堂-連麗玉牧師》

(1)困難:教會場地飽和,已不足夠供開課使用

(2)策略:
a. 到里活動中心開課:教會已無場地可以開課,走出去開課,到里的活動中心開設,會友是里長,益人學苑因此可以進到里去開課,雖然里都有免費的社區課程,但益人學苑仍堅持要收費。改造活動中心環境設備,透過禱告,經費和設備神供應,改造活動中心成本在10萬以內,進入里之後,益人學苑和里的社區課程可以配搭開課,與里可以從接洽到互相合作,也有里主動來合作,增加在里開設課程的機會。

b. 設立教師優良團隊: 設立擁有社區宣教異象的教師優良團隊,一起作社區宣教。

c. 成果展:老師連結老師辦理成果展,就有兩個班的老師互相連結、互相合作,一起舉辦成果展。

d. 培育系統: 午餐約會-老師、福音天使與牧者一起吃午餐,約一個中午的午餐一起用餐,老師從中可以被牧養、關懷、遮蓋,內部一定要禱告、牧養

e. 同工、志工來源:大多為退休者、牧區同工、登週報呼召同工投入一起事奉。

案由二:擬訂北區致福益人學苑分校座談會內容,提請討論。決議:

北區益人學苑分校同工座談會
時間:7月11日 週一
地點:南港社區大學
09:30-12:00
分校經營策略會議 分組討論與報告
12:00-13:00 午餐
13:00-15:00 班級活動攝影剪輯製作 –邀請潘文彬指導

柒、臨時動議

捌、散會 (14點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