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主,致福益人學苑總校今天(2022/11/7)順利在高雄福氣教會完成「永續宣教校務營運工作坊」。來自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共16間分校31位家人相聚一起,彼此敞開、真誠分享,尋思探討致福益人學苑如何辦校才能夠「活得久活得好」。
● 講員經驗分享
擔任主談人的高雄武昌教會蔡永裕校長開場表示:「今天我們來解決問題,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大家一起來思考。」點出了工作坊的目的與價值。
蔡校長說了一段值得省思的話語:「總校常說致福益人學苑要『福音辦校』,福音是我們的目標,辦校是我們的工具,工具是為了福音而存在,所以福音辦校就是要把學校辦好,但對社區而言,怎麼樣才算是好的學校?」
蔡校長也分享就讀企研所時,影響他至深的經營管理之道:「管理者的責任是要創造、設計、並維持一個環境,要讓這個環境中的人敬業樂群,有效能的達成目標。」
蔡校長勉勵在場的校長:「校長是一個經營者,學苑的目標是傳福音和損益平衡,朝向『活得久活得好』的方向去努力。」
擔任與談人的鳳山活泉靈糧堂高琪雅校長總是能夠鼓舞人心。今天,她敞開說出困境,道出校長所面臨的問題:「牧師、校長、同工對致福益人學苑有沒有共同的異象?老師有沒有真正了解學苑的初衷?何謂致福益人學苑的績效?學苑虧錢時,教會怎麼看?怎麼繼續活下去?」
![image003](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image003-640x480_c.jpg)
![image002](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image002-640x480_c.jpg)
琪雅校長的每一個提問皆一針見血,所以她說:「今天我講的是心路歷程,是辦校的許多辛酸……」。琪雅校長以使命「大」於收益會「活得好活不久」,使命「小」於收益會「活得好活不久」,提醒使命「等」於收益才會「活得久活得好」來勉勵:「教室就是宣教的禾場,我越優秀、神越好用,所以要『活得久也活得好』你我都很重要。」
另一位與談人福氣教會魏至嫺校長點出了學苑的價值與增值:「學苑是傳福音的窗口和預工,可以邀學員到幸福小組,透過社會參與和社區服務,已不僅只是宗教的行為,還能是社會的幫助,營造社區好感度。」
至嫺校長也幽默提到學苑執行面的真實現況:「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並運用「SWOT分析法」建議校長可以在教會、師資、學苑、同工四面向來自我健檢是否兼顧使命與收益,並分享如何凸顯優勢、改變劣勢、創造機會、利用威脅來邁向「活得久活得好」。
至嫺校長提到教會的經費備援、場地供應、承接牧養、傳福音文化對校務營運十分重要;也提醒學苑成立的初衷是傳福音,所以要有新朋友來上課,如果班上的基督徒佔大多數就要改善。
● 趣味工作坊
講員分享結束後,開始了以QA為導向的工作坊時間,各組聚焦「活得久活得好」來交流自家現況與探討因應之策;或是敞開分享、暢所欲言、彼此了解,或是腦力激盪、想方設法、見賢思齊。
議題公布時間,有的小組長幽默地述說頭痛的問題使全場歡笑聲不斷,為工作坊更添輕鬆與活潑;有的小組長提出的議題如同論文題目,令大家佩服不已。
觀點報告時間,一位小組長十分敞開地描述如何辛苦帶領教會從內聚轉向外展,此番歷經風浪的艱辛過程,感動了現場的每一位。
![image005](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image005-640x480_c.jpg)
![image004](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image004-640x480_c.jpg)
![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86](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86-640x480_c.jpg)
![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67](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67-640x480_c.jpg)
![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65](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65-640x480_c.jpg)
![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63](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63-640x480_c.jpg)
● 講員與參與者回應
琪雅校長回應:「不一樣的分校有不一樣的辛苦,做得久的分校也需要新校來激勵與提醒回到初衷。」
至嫺校長感謝:「今天其實受益最大的是我自己,遇到現在變化快速、充滿挑戰、資訊爆炸的世代,今天的討論使我得到腦力的激盪。」
蔡永裕校長總結引用永和禮拜堂黃彬長老所言:「牧養大於預工,因為預工比較遙遠,還沒熟的果子不要急著摘。」蔡校長也鼓勵社區宣教需要相當的時間,同工的養成需要以身作則,校長願意投下去同工就會一起做。
![image006](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image006-640x640_c.jpg)
![image007](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image007-640x640_c.jpg)
![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127](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127-640x640_c.jpg)
![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125](https://gvctks.org.tw/wp-content/uploads/2022/11/LINE_ALBUM_2022117校長培訓高雄場_221108_125-640x640_c.jpg)
現場也請每一位參與的家人分享今天的心得,一位經營學苑多年的牧師告訴大家:「總校的補助是恩典,不是理所當然。」另一位牧師說:「謝謝總校常打來問安關心,其實牧長也需要激勵。」一位同工分享:「福音預工是很難快速看到果效的,致福益人學苑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要被看見、要被發現都需要時間,過程充滿眼淚。」多位家人分享:「今天很感動、很特別,不是只坐在台下聽講員講,大家能夠像家人一樣很真誠的分享,談的內容都很實際、很真實,不只得幫助,還能夠解答心中的疑惑,也有亮光。」
社區宣教確實是一條不好走的路,但又必須披荊斬棘、走長走遠,所以要能永續宣教,致福益人學苑必須朝向「活得久活得好」的方向去努力。謝謝高雄場每一位參與的家人,今天我們一起有歡笑、有真誠、有提問、有解答,彼此給出了鼓勵、產出了貢獻、得到了成果,這些寶貴的內容,總校將與台北場整併後研發成為knowhow,回饋到致福益人學苑網絡,幫助教會永永遠遠敞開大門,長長久久都是社區的好鄰居。(撰文/致福益人學苑總校常琬瑤校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