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 / 吳地泉
筆者,從基金會20 年前成立至今,雖非主力人士,但總在周邊跟班、學習、觀察。驚嘆這20年間神奇妙的帶領與恩典,讓基金會在有限的資源下,以小博大。持續了致福益人學苑及南港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的事工,榮神益人,不但讓受教的人得著益處,甚至得救歸入主名,更成為基督教界傳福音及服務社會的典範。就其發展的經過,本人有有下列五點感謝與期許:
一、 朝向永恆的投資最有價值
基金會是致福企業〈當時為上市公司〉在經營上尚還可以的時候,感念上帝的賜福與恩典,以及體現傳福音及服務社會的使命,在周神助牧師的指導下,一些基督徒的董監事及大股東所出資〈捐獻〉成立者。
回顧這20年,致福企業集團已因經營環境變化,於2000年與其他公司合併而消失。但致福企業當時所成立的基金會以及隨後所參與推動的GOOD TV電視台,如今依然站立,持續對這世代發揮他們的影響力。
投資於世間的謀利事業有其時限,投資於愛心與福音事業,其穿透力無限。
二、 著力於『終身學習』與開展『福音新禾場』
所謂〝知識經濟〞的時代,其意指環境變化快速,人若未有充足的知識,不足於圖存。於是〝終身學習〞成為顯學不但民間需要,政府也加以鼓勵。基金會著力於結合〝終身學習〞與〝福音禾場〞雙層內涵而有如今的『致福益人學苑』與『南港社區大學』事工的進展,有其挑戰。如何有智慧的地〝使教室變成福音禾場〞,讓學員不但得著知識,更能得著救恩。
三、 橫向連結各教會〈教派〉,激勵各教會主內合一
基金會〝終生學習〞事工的推展,沒有各教會〈教派〉的合作無法成局,而基金會中性的立場也易於連結各教會〈教派〉,共襄盛舉。這可從致福益人學苑目前所參與的各教會以及基金會與南港社區大學所連結的南港區〝牧者聯禱會〞可看出端倪。
過去各教會〈教派〉各忙自己的事工,較少有橫向的連結,因此要談合一有極大的難度與挑戰,而基金會的事工,無形中,成為有效的橋樑,願神大大地使用,帶出更大的力量與復興。
四、 形成福音事工的新平台,吸納更多有呼召的人投入
除了教會事工的參與外,很多人也在尋找教會以外的服事,回應 神的呼召。基金會在〝終身學習〞的領域上,經過20年的淬煉,已逐漸形成一穩健的平台,如何有效的彰顯,以便吸納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擴張事工的廣度與深度,也是20年後的基金會需要更進一步面對的課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五、 邁向永續經營,持續為主發光發熱 榮神益人
永續經營是最難的挑戰,因為社會變遷,需求愈來愈大,但所需人力、物力可能無法與時俱進,加上交棒與傳承的問題,不要說得太長,未來的20年當如何行?
〝靠人有時盡,神助無時窮〞祈願基金會的事工堅定走在神的心意上,持續為主發光發熱,榮神益人,憑著信心往前走,相信上帝自己會負起最大的責任,並引領前面的道路。哈利路亞,感謝主!讚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