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福益人學苑永和禮拜堂分校
盆栽學員張自立心得分享
我喜愛拍照,花草自然是我的親密model(模特兒),但經常第一時間無法叫出她們的芳名,為了能夠達成認花識草的目標,於是一頭栽進了永和禮拜堂的盆栽園藝活動,很幸運碰到親切專業的陳老師和一群也愛「拈花惹草」的朋友,快樂沉浸在美麗的花花世界。在這半年的學習中,從幾乎可說是「白丁」的生手慢慢領悟出植物的靈性與可愛,她們雖然無聲,但只要悉心體察,就能感受到那些喜怒哀樂的表情與姿態就是如此活脫脫,不禁令人讚嘆上帝創造萬物的心意,也警醒了我們應善待自然的責任。
記得四月十日老師教我們「高壓法」(又稱空中壓條法),就是選高處生長的枝條,作約一公分的環狀剝皮後,在傷口包紮水苔介質,有助其發根能成為新株的繁殖法。活動中以玉堂春的樹枝作為教材,當老師仔細解說後,同學們興奮地躍躍欲試,我自然也不例外,竟也因著既期待又怕被傷害的矛盾心情,膽怯下不了手,最後才在俊健弟兄協助下完成了!那日以後每天都很認真觀察土溼狀況,適度澆水,日日期待它順利發根的好消息。
說到澆水,這可是我學習照顧盆栽上最大的困擾,可它卻又是影響植物活命與否的關鍵!老師傳授的「澆水守則」包含:1.乾則澆水,澆則澆透。2.先掂盆子重量,澆完再掂一次。3.晒太陽。4.剪去枯枝。標準作業流程我背得很熟,但似乎永遠搞不定啊!
而今天,老師介紹了很多植栽盆,各式各樣的盆形,讓我大開眼界!有形體較長的稱「蘭花盆」、長寬約略相等的叫「菊花盆」,淺腹的是「松盆」,還有菖蒲盆、千筒盆等。對於貼花彩繪或手繪陶瓷盆的判斷,也是一門學問,因為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這些園藝世界的相關知識真是太豐富!更要緊的,有些植物的根是向下生長,有些是橫向發展,如果搭配到錯誤的盆器,也會造成植物的生長不優!原來植卉與器皿之間如何搭配,要考慮的層面很多,養活自是首要,進而為植物塑形則是創作,令人著迷的藝術品,再配上適合且美觀考究的花盆,更有相得益彰之妙喔!(撰文/致福益人學苑永和禮拜堂分校盆栽活動張自立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