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透過致福益人學苑總校在全台各教會開設分校,迄今已近30年,相同的異象卻產生不同的樣貌:有的分校枝繁葉茂,有的分校關門大吉,有的分校穩定成長,有的分校慘澹經營,為何同樣的福音辦校模式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致福益人學苑總校常琬瑤校務長指出:想要讓社區宣教永續發展,活得久又活得好,關鍵是學苑的福音預工有沒有確實銜接到教會的牧養造就;而福音班長便是在銜接的過程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致福益人學苑的異象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
有人說致福益人學苑的辦校門檻太高,難度太大,能找到人願意當班長來處理行政事務就很不錯了,竟然還要讓班長成為能夠跟進學員的「福音」班長?對此,常琬瑤校務長強調:致福益人學苑的異象是終身學習、榮神益人、社區宣教,這三項缺一不可,而且要漸進式的銜接,所以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因此致福益人學苑不是開「班」,而是開「校」。一間學校是有規律的、有制度的、有策略的、有系統的,不會因為教會忙碌就停辦,而是持續穩定地開設榮神益人的課程,吸引社區居民進入教會,進而引領社區居民認識福音。
社區宣教須循序漸進 福音班長是種子向下扎根的關鍵
當未信主的人進入教會了,那麼下一步呢?難道只是像社區大學一樣嗎?千萬別忽略傳福音才是真正的目的。當一間教會開始興辦致福益人學苑,社區居民參與學習後,他的角色將因此開始緩緩發生轉變:社區居民成為「學員」,經由課程內容與班級經營和教會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成為「好朋友」(Best),再透過啟發、幸福小組等學員跟進方式成為了「慕道友」,進而銜接到教會的牧養造就,最終願意受洗,與我們在主裡成為一家人!故此,福音班長的關鍵功能不在於行政,而是「連結」,透過關懷、福音活動邀約等等,將學員與教會、福音預工與牧養造就毫無違和感的順利銜接。
常琬瑤校務長從過去的案例中進一步分析,發現辦校最容易失敗的環節就是從好朋友到慕道友的學員跟進階段,關鍵因素便是沒有正確的福音策略與缺乏可執行策略的福音班長,所以種子未能向下繼續扎根,好比落在土淺石頭地上,太陽一曬就枯乾了。由此可見,社區宣教必須清楚領受異象後產出對應的福音策略,在執行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細心澆灌、耐心等候。
「錯誤的前提加上狂熱的執行等於萬劫不復的悲劇!異象使人走得更高更遠,使命使人走得更深更廣!」常琬瑤校務長勉勵。教會的福音策略要清楚,而且策略必須要有人來推動與投入,讓福音預工完整銜接教會的牧養造就,使社區宣教成為永續的行動,才能讓致福益人學苑活得久又活得好!(分享/致福益人學苑總校常琬瑤校務長於2024年福音班長培訓,撰文/致福益人學苑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