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約50年前),幾位年輕人一起謀合創業,成立了「致福電子公司」。當時得到產業大環境好的契機──電子業起飛,在全體同仁的努力合作下經過了15年;1991年在政府政策的鼓勵下,竟然成為上市公司,幾年後竟然有很短的時間成了股王,實在感恩,相信這一切的成功都是「天作之合」!因此,1995年,幾位創會的股東捐出3500萬成立冠公司名稱的「致福感恩文教基金會」,請周神助牧師擔任董事長,帶領董事會以「發揚信望愛基督精神,培養社會人士,增進人群福祉」為目標,以推動終身學習為主軸。請郭承威擔任總幹事,隔年成立「致福益人學苑」,透過與眾教會的連結,至今快30年,這是我們的一大業務;2004年,基金會承政府開始推動終身學習的機會,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承辦南港社區大學,請黃榮護教授當校長,至今(2025年)也21年。

回顧基金會兩大業務,非常感謝益人學苑初期有靈糧教會的協助,才有今日的架構。目前仍接受我們指導幫助的分校約有50間教會,一年二個學期每學期約5000人次,一年就有1萬人次在致福益人學苑受教,何等感恩!

社區大學則由政府分派,成德國中成為校本部,非常感謝成德國中的大力協助,2004年剛進入校區就得到當時的葉校長和同仁的指導與幫忙,這20年歷任校長也都成為天使,使我們有足夠的空間來配合成長,所以目前社大一年二個學期每年開將近300多個班級,合計每年也約有1萬人次在社大學習。

基金會在兩大業務的推動下,每年有二萬人次參與各種不同的學習,這些人也在其中交到朋友,使自己更成長,使環境更可愛。另外,為了教導這些學生,要找數百位老師,也要招募幾百位志工(社大就有100位退休人士參與),讓大家動起來,更多學習彼此互助,透過學習,交的朋友就可以持久,可以互相幫助成長。

回顧這些我們實在不得不感恩,董事長周神助牧師提醒基金會要「以小搏大」,是的,基金會現在全職受薪的同仁不到15人,卻能推動兩萬多人次的學習互動,益人學苑不必受評鑑,社大年年要接受評鑑,卻能有連續十多年被評為「特優」,這是難能可貴的紀錄!社大需要多人多方的助力才能完成,看到一路以來神開路,得以完成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成果。

在這30年的歲月中,要感謝每一位支持經費的奉獻者;感謝過去帶領團隊前進的兩位領袖:郭承威總幹事/校長和黃榮護執行長/校長;也要謝謝現在的執行長/校長和他所帶領的同仁:社大的曹錫智副校長和致福益人學苑的常琬瑤校務長。謝謝每一位參與其中的老師志工,還有成德國中的校長老師們、有活動就來參與的南港區區長的鼓勵。沒有你們,這一切無法成就。

聖經(林前4:9)說:「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但願基金會的事工能在所有同仁的努力下,一棒接一棒,持續造福人群,實踐基金會的創會宗旨!(文/駱傑雄顧問)